道不修难以行走,玉不琢难以成器,人不学难以成才。那我们应该学什么呢?学修行,修行不是一朝一夕,而是在人生路上不断提升自我、完善自我。修行即是修心、修道、修德、修禅。
禅是一面镜子,可以照亮人的心境;禅是一盏明灯,可以指引人的心路。禅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智慧。人人都想想拥有快乐,可是由于缺乏快乐之道,总是被痛苦的乌云所笼罩。禅告诉我们,人生的种种痛苦是盲目追求“虚幻”的结果,破除虚幻,就可以获得真正的快乐。其实,人生处处流露着禅机,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进去,处处都可以领悟到禅的智慧,处处都可以体验到禅的境界。
人整天忙碌,为的是生活,为的是自身的温饱,可是这个“身”是什么?禅师说:“拖着死尸的是谁?”这个问题,一般人是不容易体会的,人们辛苦地奔波,求得自身饱暖之外,又要求种种物欲;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却也常会让纯净的心灵日益枯萎;口腹之欲满足了,反而闭锁了本然的智慧。人们的生活,完全被一种不自觉的意识向前推动着,没有了个人心灵的真正自由;所以,此时的人们往往感觉到,虽然拥有了前人不曾拥有的物质生活,却也失去了最宝贵的自我。
禅者认为人的本性是虚空、寂静的,不落于语言、文字的,所以称为“本寂”,自认是不能言说的。现在的社会纷扰烦乱,物质生活奢侈浮华,但是,仍有不少人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,苦痛有增无减。所以,这个能解决生命困惑,提高生命境界的禅学的出现在世界各地引起了高度地重视。
禅超越了人世间的五欲六尘,而试图图获得更实在的和谐与宁静。禅就是自然而然,它与大自然同在,并没有去隐藏任何东西。用慧眼来看,大地万物皆是禅机,未悟道前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悟道后,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但是前后的山水的内容却大不相同了,悟道后的一切山水景物与我同在,和我一体,任我取用,物我合一,相入无碍碍,这种禅心是何等的超然。
禅就如山中的一股清泉,它可以洗去你心灵的尘埃;又如天上一片浮云,让你逍遥飘流于四方。古代禅师的棒喝,那是在教禅;禅者的扬眉锁目,那是在论禅;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,这是在参禅,赵州八十行脚,这是在修禅;这些都留给后人很大的启示。台湾耕耕云先生讲禅是“无念、无相、无住”。无念是心离好恶、取舍、憎爱,远离一切来自“前尘因缘”的挂牵,而并不是否定外在一切事相,而是心不被外在的事物所牵制。无住,是不让心停留在一个地方而产生执著。
禅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说明,禅的经验就是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,要靠自己品味。禅是生命的极高智慧,是悟道的精髓,是打开心灵枷锁的一把钥匙。
人人都想拥有快乐,可是由于缺乏快乐之道,总是被痛苦的乌云所笼罩。禅告诉我们,人生的种种痛苦是盲目追求“虚幻”的结果破除虚幻,就可达到真正的快乐。人生处处流露着禅机,只要你全身心的投入进去,处处都可以领悟到禅的智慧。
如果说一个人从生到死是一次探究生命的过程,那么禅就是生命的极高智慧,是悟道的精髓,是打开心灵枷锁的一把钥匙,是帮助我们寻觅失去乐园的幽径。